天朝美景多,徒步自然好去处也不少的呢,本期说一说,记者独爱的大西北吧,西北无论从你人文到自然风光再到美食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。
体验大漠的包容与无情,无奈与干涸;
感受大漠里日出与夕阳浑然的美;
感受大漠夜晚的宁静和皓月当空的洗礼;
感受朋友、队友、同事的情感真谛; 体验没电、没互联网、没汽车、没嘈杂的原始与自然
释放工作生活重压,回归真的的自然……
徒步久了常规山路秘境,所以作为徒步喜好者必须要沙漠上徒步一次。晚上扎营在荒漠中,仰看着星空。你能想象到自己多么的渺小,就像沙漠中的一粒沙子存在宇宙之中,
此时一颗流星划过。还没有来及许愿,就已消失在天际。
布齐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,“库布其”为蒙古语,意思是弓上的弦,由于它处在黄河下像一根挂在黄河上的弦,因此得名。古称“库结沙”、“破讷沙”,亦作“普纳沙”。库布齐沙漠是距北京近期的沙漠。坐落于鄂尔多斯高原脊线的北部,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杭锦旗、达拉特旗和准格尔旗的部分区域。总面积约145万公顷,流动沙丘约占61%,长400公里,宽50公里,沙丘高10—60米,像一条黄龙横卧在鄂尔多斯高原北部,横跨内蒙古三旗。形态以沙丘链和格状沙丘为主。
本线路地貌很丰富有:沙漠、沙地、牧场、沙漠河流、泥滩、沙山、绿洲、沙湖、湿地。
简要行程:恩格贝—黑赖沟—召西牧场—牧民家—龙头拐—响沙湾
线路时长:3天,直线距离50公里左右
徒步需要注意的地方:
1、沙尘暴:库布齐沙漠的沙尘暴发生的概率极低,即便发生强度也不会非常大,所以并不会带来危险,而且沙尘并不耽误人的正常行走,只不过行军速度会减慢。遇见沙尘时带上防风镜、口罩、头巾,在凉爽的沙尘里行军也是一种独特的享受。
2、怎么样控制我们的饮水量:在野外环境,每一个人的耐渴程度不同,在你出发前两天就开始很多饮水,让身体储存足够的水份。进入沙漠后,背包行走,特别接近中午前后,身领会很多出汗,这时你就要特别注意,必须要定时饮水,每次饮水不要超越100毫升,20-30分钟饮水一次。一般早晨行走1个小时侯后开始饮水,中午路餐用水控制在400-500毫升,在行走时要定时定量饮水,不适合一次很多补充。
3、行走时的团队意识:强调团队精神,互帮互助,乐于助人,女性优先原则,主张在野外就地克服困难。因为个人身体素质的差异,完成穿越的时间也有所不同,强体力队员要发扬风格,帮助一些体力弱的队员,相比你先于其他人快那样一点点到达目的地的意义,乐于助人的意义更为重大。
4、沙漠行走:背包负重行走时常常要翻越沙丘,为了给双腿减轻承重,用带大雪托的双杖辅助行走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,特别是上坡,会为双腿分担至少四分之一的承载力,使身体延迟疲劳,也提升了行进速度。
5、上坡时行走最佳选择前面人的脚印走,跟走在台阶上差不多,借助手杖的支撑,会非常轻松的翻越沙丘。
6、在平缓的地方行走最好不要跟着前面的脚印走,最好在偏离十几公分的没经过踩踏的地方走。
7、背包外面两侧可插两小瓶矿泉水,便于取用。
8、负重徒步穿越沙漠,会耗费不少的能量,建议上午9-10点,下午3-4点边走边补充高热量路餐。
9、相机用:沙漠里的细沙会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沾满你的全身,所以在拍摄时应小心的拿出相机,并拍掉手上的沙子,有风的状况下尽可能不要用相机,用密封性好的袋子或者相机套包住相机。
10、需要所有队员准时补充食物和营养,不要由于累了想多休息一会不想动而不补充能量,那样的话后果会非常紧急,导致体力紧急透支,出现安全隐患,如有队员出现心慌、体力不支等状况要准时报告领队